客服热线
0371-87000158
首页>资讯>详情
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
作者:侠克 来源:新华网 发表于 2025-04-01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侠克)向眼部玻璃体腔内注射一针,部分失明患者有望重见光明;手术时,只需“隔空”点击悬浮的虚拟屏幕上的按钮,即可动态查看患者影像资料,无需担心术中手部被细菌污染……

  记者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一系列前沿智能医疗装备集中亮相,不少已经在临床应用的智慧医疗手段,为健康事业注入全新活力。

  

这是3月26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拍摄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模型。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上公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入选。健达九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涛介绍,这款基因治疗在中国研究型临床试验中的首例受试者于2024年1月完成给药,截止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智能医疗设备展区,一款创新医疗设备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观看,不少人上前尝试“隔空”操作。这款由东超科技研发的落地式全息手术影像平台,能够实现空中“悬浮成像”,悬浮在空中的屏幕还能实现“无感触摸”操作。将其与医学影像平台结合,将医院影像操作界面在空中成像,并可实施操作调阅,这样一来,手术中医师只需点击空中的虚拟屏幕按钮,就能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了因接触导致手部污染的风险,为手术的无菌操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众所周知,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向来以高风险、高难度著称,稍有不慎便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及治疗系统,包含脑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治疗系统,是我国第一款一体覆盖脑与脊柱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术式的手术机器人。具有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等精准手术应用场景。

  颅内动脉瘤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被称为潜伏在大脑内的“不定时炸弹”。艾柯医疗自主研发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次将适应症范围扩展至椎动脉中小型动脉瘤的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术后12个月支架内狭窄率仅为0.8%。

  这些智能医疗装备是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结晶,是科技赋能医疗的生动见证,也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体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作者:侠克,来源:新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tech/20250401/4f6f0e2f16b448a0acd7b44cc45760e7/c.html)

相关推荐
孙晓波:多措并举赋能中药产业乡村振兴
在国家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中药材产业依托地域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3月28日,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等单位主办的第一届中药产业互联互通大会在重庆开幕,大会讨论了多项与中药材助力乡村振兴有关的内容。
2025-04-01
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将部署“AI儿科医生”
20日,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了解到,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推动研制的儿科医学大模型“福棠·百川”将在北京市海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医院、河北省150余家县级医院部署,推进AI儿科医生临床应用。
2025-03-21
两部门: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服务水平和质量
记者12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财政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有关工作。通知要求,收住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的养老机构,应满足《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标准要求并具有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务条件,不得采取分灶吃饭、分区隔离等做法区别对待收住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特困供养服务水平和质量。
2025-03-14

523

收藏

分享

主办:河南全息康养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